鑄鋼件在鑄造生產過中由于各種原因,往往會出現裂紋,嚴重時會給鑄件造成至命的破壞而報廢。特別是一些大型鑄鋼件,由于零件尺寸大,重量重,運輸很不方便,在現場安裝時發現裂紋,通過制定合理的焊補措施使之,達到使用性能要求,是很有意義的。
1、工件缺陷情況分析
以焊補處理錘式破碎機關鍵件一橫梁環卷為例,該件重22噸,材質ZG270-500,基本結構如圖1所示,呈帶軸孔橫梁的環形體。錘式破碎機是某水泥廠 道工序的主要工藝設備,全年CaC03材料全部經由錘式破碎機橫梁環卷喉口,破碎成30×50mm小塊,破碎時震動大,工作條件 惡劣。
配件安裝時發現橫梁與環卷連接處(a、b、c、d),均有長度150~250mm不等的裂紋,用角向砂輪機磨開裂紋處,發現斷面深處組織呈海棉狀疏松,工具會被粘住,開深至150mm處裂紋痕跡仍無法干凈,由于工件超重、超寬,造成運輸困難等等原因,因此,工件只能在現場處理,但現場沒有加熱、保溫以及焊縫和結構應力的大型熱處理爐,又由于工件∮1000mm×900mm軸承位和∮3900mm×50mm定位基準處均已經精加工過,故處理過程稍有變形和翹曲,將會造成無法挽回的損失,風險相當大,工件本身價值28萬元左右, 為嚴重的是水泥廠大量訂貨合同將無法完成。
2、焊補處理
針對上述情況,與水泥廠設備部門反復研究決定采用下列處理上藝方案,并付諸實施:
1>焊補操作
考慮焊縫本身有橫向收縮量,輕者咬邊,重者出現縱向裂紋,因此,為避免焊縫本身收縮引起的裂紋傾向,盡可能促使基體平衡吸收,采用多層多道焊接。先在坡口二側各焊一道縱焊縫,再橫向來回焊接,如所示,每層焊縫焊后清渣,并檢查有否裂紋,若有應磨掉,焊縫表面應圓滑過渡,每處焊縫應不間斷連續焊接,直至填滿整條焊縫。
為防止工件變形和盡可能減少焊接過程應力產生,工件墊平墊穩,先同時在a、d二處進行操作,包括開坡口和焊補,完工后立即運用遠紅外電加熱裝置,對焊縫進行500℃~570℃焊后回火處理。然后,對b、c二處裂紋以及工件翻身后對遺漏缺陷進行處理。
2>全焊縫應力
缺陷綜合處理完后,按圖5,用相同加熱裝置進行全焊縫應力處理。
設備經過一年多的連續運行,沒有出現異常現象。節省了大件來回運輸費用,及時將配件,恢復生產。大型鑄鋼件裂紋的焊補處理,采用上述方法處理效果不錯,實踐證明,上述工藝措施是合理的。
大型鑄鋼件的常見缺陷有氣孔、縮孔及縮松、渣孔、針孔、裂紋、冷隔等。產生這些缺陷的原因大體上包括金屬型預熱溫度太低、排氣設計不良、涂料本身排氣性不佳、金屬液處理不符合要求、金屬型設計存在結構或工藝方面的問題、開模時間或者澆注溫度掌握不準確等。一般來說,控制好以下幾個方面,可以降低廢品的產生。
1、利用金屬型凝固特點
與砂型相比較,金屬型的導熱性能要高得多,能獲得很大的溫度梯度,使鑄件冷卻。因此,在金屬型鑄造中,不僅共晶合金,甚至結晶溫度間隔較寬的合金,也能密實的鑄件。同時,金屬型冷卻,可使鑄件晶粒細化,減輕或有色合金鑄件的針孔。用金屬型成形較小的薄壁鑄件時,金屬液凝固很快,許多情況下,幾乎在澆注完畢時,鑄件的凝固也同時完成。對大而壁薄的鑄件,為了充滿型腔,獲得輪廓清晰的鑄件,要有較高的金屬型溫度和澆注溫度。同時,還 在型腔表面噴刷隔熱涂料。此外,提高澆注溫度能鑄件的補縮條件,因為這樣能使金屬液容易進入已被型壁冷卻的下層金屬中。采用底注式時,要求金屬液有 高的溫度,以提高充型能力;但澆注溫度也不能太高,因為溫度太高時,會增大鑄件的收縮量,降低力學性能。金屬型鑄造中,鑄件產生裂紋的可能性比砂型要大得多,因為金屬型和金屬芯沒有退讓性,阻礙鑄件收縮。另外,鑄件凝固不均勻也是產生裂紋的重要原因。
2、控制金屬型工作溫度
金屬型在噴涂料及澆注之前,要均勻地加熱到工作溫度或接近工作溫度,并且在工作過程中要保持選定的溫度范圍,這樣才能內部質量和外形尺寸穩定的鑄件。確定金屬型的工作溫度時,選擇過高或過低的溫度都會帶來一些不良后果。
1)金屬型溫度過低時,澆入型腔的液態金屬會降低流動性,使鑄件容易產生冷隔、澆不足、裂紋、氣孔和輪廓不清晰等缺陷;型腔表面受到液態金屬的強烈加熱,型壁內外溫差大,金屬型容易開裂損壞;冷的金屬型上往往凝結有水汽,澆入液態金屬時會引起噴濺或爆炸;有些會破壞順序凝固的條件,這時單靠涂料調整是不行的。
2)金屬型溫度過高時,強度和剛度低,容易產生扭曲變形,導致過早損壞;金屬型溫度過高時,延長了鑄件冷卻時間,不僅降低生產率,而且鑄件結晶組織變粗,對于有色合金,還容易產生針孔和縮松缺陷;。同時,也容易和澆注合金發生熔焊現象。
金屬型工作溫度取決于澆注合金的種類、牌號、鑄件的結構形狀、尺寸大小和壁厚,同時也和合金的澆注溫度有關。具體的金屬型工作溫度可參照相關鑄造手冊。
3、選擇合適的澆注溫度
采用金屬型鑄造時,合金的種類和牌號不同,澆注溫度也不同。合金的澆注溫度受下列因素影響:
1)鑄件結構:形狀復雜、壁薄的大鑄件,澆注溫度應高些;形狀簡單的厚壁鑄件或有較大砂芯的鑄件,澆注溫度應低些。
2)鑄型溫度:金屬型工作溫度愈低,則澆注溫度應愈高。為了完好地充填鑄件的薄斷面,提高合金澆注溫度比提高鑄型溫度有 好的效果。
3)澆注速度:澆注時,液態金屬在鑄型內流動過程中熱量損失少,流動性的降低也就少,因而澆注溫度可低些。若由于鑄件結構的要求,需緩慢澆注時,則應將澆注溫度提高。
4)澆注系統:采用頂注式澆注系統時,應該用較低的澆注溫度;采用底注式澆注系統時,應該用較高的澆注溫度,以便合金在溫度相當高時到達頂部和冒口中。
4、平衡澆注過程中金屬型的熱平穩性
金屬型鑄造時,生產量一般都很大,為此,要求金屬型的工藝規范要保持穩定。由于合金的澆注溫度可以由保溫爐控制,因此,金屬型的工作溫度就成了影響工藝規范穩定性的主要因素。
在一個澆注周期中,要想讓金屬型溫度始終保持不變是不可能的,但要求在每次澆注時,金屬型溫度能穩定在所選擇的溫度范圍內。在生產過程中,從升溫到降溫保持金屬型的熱平衡規律不變,才能鑄造出來的鑄件內、外部質量穩定。